- · 《系统科学学报》期刊栏[01/26]
- · 《系统科学学报》投稿方[01/26]
- · 系统科学学报版面费是多[01/26]
游苏宁:不应忽视科学家与媒体的理解与沟通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3)假新闻: 解决方法是给记者设立“好管家认证”,确保科学家拥有否决权。 《美国大学词典》把科学定义为:一个知识或研究的分支,涉及大量经过系统性整理的事实或真理,显
(3)假新闻:解决方法是给记者设立“好管家认证”,确保科学家拥有否决权。
《美国大学词典》把科学定义为:一个知识或研究的分支,涉及大量经过系统性整理的事实或真理,显示了一般规律的运作。有鉴于此,科学如果不是基于真理就毫无意义,以细节为导向且坚信准确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家,将始终聚焦准确性方面的错误,其信条是:“首先,不要在准确性上犯错误”。就像医生的信条是:“首先,不要伤害”一样。
作者:游苏宁
(1)感觉被媒体利用:解决办法是不要对抗和抵制记者,而应与他们携手合作。
(3)大多数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便开始接受密集的科学教育,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十八九岁的时候,便开始享用几乎全是科学内容、信息量巨大的教育资源,即他们大脑发育的最后阶段就成熟于此。
(4)假专家:解决方法为确立被认可的发言人,指定受尊重的专家作为科学的代言人。
(5)媒体是叙事性的,它们是由叙事内容所驱动。有鉴于此,要想发出科学的声音,其最大的挑战在于理解叙事的重要性,并将叙事原则融入工作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终极目标,赋予科学以人性。
(2)不准确的形象:解决方法是为媒体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
科学家为何不理解媒体,专家给出了5点理由:
我们绝不鼓励任何人去歪曲科学,而是鼓励科学家多做一点努力,帮助大众理解他们工作中关键的见解。世界很残酷,你必须找出自己的叙事方式,并且积极主动地将它传播出去。但必须承认的是,科学家很难成为传播者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倾听。只有首先通过倾听来找到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之后,叙事过程才能正式开始。在传播通道已经建立并且稳固之后,这时才是引入矛盾来源的时候。
(1)人类大脑直到25岁才发育完全,科学家大脑发育的最后10年是在非叙事内容之中度过的。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完全不是一回事,研究需要追求完美,而这在科学传播中是大忌。最关键应该切记的是:科学家必须要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
科学需要创造力与原则的结合,没有创造力的科学索然无趣,没有原则的科学则险象环生。原则是促使科学能够恰当运行的刻板、严格且更加机械性的要素。疯狂的想法很不错,但如果没有原则,它们无疑在浪费时间与精力。创造力则是更人性、更自由、不受约束的元素,只有解开束缚才不会被扼杀。缺少创造性的科学家只是在徒劳地挖掘细节,而无法拓展人类对世界的理解。
(4)科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叙事的。科学教材充斥着无尽的事实,灌输给人们的都是连篇累牍的事实,并没有尝试围绕一个核心的叙事把这些事实组织起来。
科学家通常会双手欢迎媒体并且热切地希望与媒体进行沟通与合作,但他们总是抱怨自己被错误地解读,而实际情况是他们没能正确地展示自己。科学家终身被对真相的盲目痴迷所累,讲故事和现实之间存在永恒的抗衡,这就是科学家与媒体工作者面临的困扰。有些人深陷架构庞大且充满官僚主义的科学界,因而失去了自由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这正是科学失去人性的地方:与世隔绝,绝对理性,还受到各种约束。
在当今世界,人们的头脑中被注入了过量的信息。如果信息超过了一定水平,人们的关注点就从内容转向了形式,这是应对信息狂流的唯一办法。如果人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评估眼前的信息,那么就会去评估信息的呈现者。在规则不同的新媒体环境之中,这些新的规则让传达本质内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在注意力经济之中,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因此,在被信息充斥的世界中,简洁明了是确保高效的关键。
(2)叙事会刺激大脑。研究表明,叙事结构的素材更能让大脑兴奋,非叙事素材的作用则没有那么明显;好的故事能使大脑变得兴奋,而仅仅呈现信息收效甚微。
有鉴于此,美国学者奥尔森总结了科学界在面对媒体时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并给出如何应对的具体建议:
文章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tkxxb.cn/zonghexinwen/2022/082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