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研究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中国代表团在近5届夏季奥运会上稳居金牌榜和奖牌榜前3名,并且在2008年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跃居金牌榜首位,在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中国代表团在近5届夏季奥运会上稳居金牌榜和奖牌榜前3名,并且在2008年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跃居金牌榜首位,在2012年的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在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在近20年的国际大赛中,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的运动员获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毋庸置疑,我国“三级训练网”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取得了好成效,培养的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已有研究中指出,在“举国体制”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国家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着“重训练,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眼前成绩,轻长远发展”等问题[1-4]。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5],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创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局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6]。在这个背景下,进一步强调国家基地认定工作的重要性,指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国家基地建设的发展对策,可以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以及国家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借鉴。

1 国家基地认定工作的实践意义

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通知[7],以夏季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各级各类体校中开展国家基地认定工作。鉴于奥委会有关奥林匹克专有名称权,于2006年改称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8]。目前,国家基地认定工作已经开展了4轮,前3轮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总数分别为211个(2004周期)、310个(2008周期)、335个(2012周期),2016年分别有119个和251个单位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通过对全国范围开展国家基地认定和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认为国家基地评估和认定工作促进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规范,提高了各基层单位创建国家基地的积极性,一些学校因此成为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优秀示范[9,10](例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福建省、上海市等省直辖市的体校)。随着新周期国家基地认定标准的不断完善,各级各类体校秉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建设、管理规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新发展。

1.1 学校的基础建设得到改善

国家基地创建工作是学校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办学层次、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开展国家基地认定工作十几年来,全国各级各类体校对创建国家基地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把国家基地创建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机遇。在国家基地认定细则中,规定了办学规模、项目设置、人员结构、仪器设施等条件,对国家基地体校的管理工作给出了明确指导,促进了各校在学校的规模、项目、人员以及硬件条件上不断完善,并根据各自的办学规模和发展要求,对教学、训练、科研和医学设备等进行了合理化、科学化的删减或增加。

另外,在地方政府拨款和社会力量的资助下,大部分体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根据专款专用制度,购置了训练器材、配备了科研仪器、更新了教学设备的同时,加强了图书资料室的建设,逐年增加藏书数量,及时做好书籍更新,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好的物质和服务保障。

1.2 基地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4轮的国家基地认定工作,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提高了申报创建国家基地的积极性,各基地体校规范化管理意识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各项考核资料和技术档案常态化管理。各申报单位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库建设,面向全省或直辖市或自治区建设了统一的人才库互联网平台,项目设置全面,专人录入数据,及时统计分析,随时上网查阅,推动了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参赛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运动员的文化教学被纳入国家基地认定细则中,进一步提高了各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规范了训练和教学的常规管理,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协调发展。各级各类体校为达到国家基地创建的认定条件,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练员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系统化管理水平。

文章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tkxxb.cn/qikandaodu/2021/0402/440.html



上一篇:互联网计量服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展望
下一篇: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应对

系统科学学报投稿 | 系统科学学报编辑部| 系统科学学报版面费 | 系统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系统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系统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